NEWS
|
在城市建設中,原本排干的雨水被保留下來使用,不僅節省了水資源,而且減少了排水量,減少了城市洪災的威脅。 因此,雨水利用是城市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的重要措施。在城市建設中,原本排干的雨水被保留下來使用,不僅節省了水資源,而且減少了排水量,減少了城市洪災的威脅。 因此,雨水利用是城市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的重要措施。 (1)常見的雨水利用方式:雨水利用一般分為直接利用雨水,間接利用雨水和綜合利用雨水三種類型。 1.直接使用雨水直接使用雨水是指雨水收集后直接再利用。 應優先將其用于社區雜項水,環境景觀水和冷卻循環水。 由于我國大多數地區全年降雨分布不均,直接利用往往不是滿足需求的唯一水源,通常需要與其他水源一起用作后備水源。 2.雨水的間接利用雨水的間接利用是指經過簡單處理以補充地下水的雨水的滲透或補給。 在一些降雨少,降雨不均勻的地區,如果直接使用雨水的經濟效益不高,可以考慮間接使用雨水。 3.雨水綜合利用雨水綜合利用是指根據具體情況直接和間接利用雨水,并在技術經濟分析的基礎上最大限度地利用雨水。 (2)。 城市雨水利用: 1.屋頂雨水的收集和利用。 屋頂用作雨水收集表面,用于家庭,公共和工業中的非飲用水,例如澆水,沖洗,洗滌,冷卻和其他再生水系統。 2.屋頂綠化和雨水利用。 屋頂綠化是減少徑流,減少污染和城市熱島效應,調節建筑溫度和美化城市的一種方式。 3.公園內雨水的收集和利用,綠地的滲透,綠地面積的維護以及地下水的補充。 4.雨水被補給地下水。 在一些位置條件較好的地方,雨水會補給來人為補給地下水。 (3)雨水利用的一般概念: 1.降雨(降雨量)是指絕對降雨量,即降雨深度。 雨水從天上掉落到地面,積聚在水面上的水層深度沒有蒸發,滲透或損失,通常以毫米為單位,也可以用單位面積的降雨量表示(L / hm2)。 分析降雨時,通常以單位時間表示,例如 (1)年平均降雨量:是指多年觀測得到的年平均降雨量。 (2)月平均降雨量:是指多年以來每個月的平均降雨量。 (3)年最大日降水量:是指多年觀測得到的一年中最大日降水量的絕對值。 (4)設計雨量:是指一定量的雨量(對應一定的返還期),可以作為設計雨水利用設施的基礎或標準。 在一定的返回期內的24小時最大降雨量通常被用作設計降雨量。 注意:各個國家/地區的排水管設計和抗暴雨強度均未通過降雨的毫米數來衡量。 首先,與各國的暴雨強度公式有關,然后與國家法規采用的暴雨設計恢復期有關。 我們的國家就是這樣。 根據規范,一般地區大雨設計重復周期為1-3年,重要區域為3-5年。 2.降雨持續時間 降雨過程中的任何連續時間。 測量單位通常以分鐘表示。 在降雨過程中,從一瞬間到另一瞬間的降雨時間通常以min,h或d為單位。 特別地,從降雨開始到降雨結束的時間成為降雨的持續時間。 3.暴雨強度是指降雨的集中度。 指一定時間內連續降雨的平均降雨量,即單位時間內的平均降雨深度,其度量單位通常以mm / min或L /(s。萬m2)表示。 我國的氣象規定,24小時內降水量在50毫米以上的雨稱為“大雨”。 根據其降水強度分為三個級別,即24小時內50至99.9mm的降水稱為“大雨”,100〜200mm以下稱為“大雨”。 超過200毫米稱為“特大暴雨”。 4.降雨頻率 降雨是偶然事件,通常不會預料到一定規模的暴雨強度。 因此,有必要通過大量的觀測數據進行統計,計算其發生的頻率,并推斷未來發生的可能性。 |